一、个人信贷存在哪些风险
由于我国个人信贷业务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,各家银行在风险防范与控制上,还没有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和体系,这就为快速发展个人信贷业务带来一定困难。因此,正确分析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与风险防范、控制的关系,将是我们银行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。
1、征信风险是由于银行无法取得借款人真实信用,而导致的贷款损失。20多年来,我国经济实现了长时期的快速增长,但是,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征信行业的发展水平很低,虽然有一批民营征信机构,但由于多种原因,机构规模小,业务范围窄,不能适应信用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。由于信用信息不对称,对企业和消费者的信用状况无法有效把握,为防止贷款风险,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置了较高的信贷门槛,企业信贷担保机构也不敢贸然担保,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用规模的扩大。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机构建立个人信用档案,因而借款人的信用及其他债务情况难以详知,加上个人消费贷款的贷款期限较长,金融机构更难掌握借款人信用状况和偿债能力的变化情况。因此个人消费信贷缺乏与之相适应的信用评估制度,个人消费信贷潜在的风险难以控制。
2、信用风险是由借款人到期拖欠还款和赖账行为而带来的风险。目前,由于受整个社会信用环境差的影响。一些个人信用观念淡薄,主动还款意识差,对贷款仍然存在“就怕借不到,不怕还不起”的观念。比如,在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中,少数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学子,毕业走向社会后,消失得无影无踪,导致目前辖内助学贷款难以发展。同样,在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过程中,一些农户片面认为小额农贷是救济款,不贷白不贷,只要信用社有放款,就一哄而上,也不考虑自己是否有实际需求,贷款到手后,就挪作他用,此类短时间逾期还款现象较为普遍。有的农户为逃避债务,采取外迁或外逃形式赖债,导致信用社收不回贷款。
二、信贷人自身要注意什么
从近两年银行业开办个人信贷业务的发展情况看,当前,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,一方面来自于非银行原因,另一方面则来自于银行自身的原因。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,从而构成了个人信贷业务潜在的风险。自身风险是指银行在从事个人贷款业务中,因制度不健全、管理不规范、人员素质差等原因造成的风险。主要表现在:一是金融机构信贷人员不足、业务素质低,跟不上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的需要。二是银行信贷管理人员有章不循,执章不严,内部管理混乱,监测、检查、管理和清收贷款不力,不能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和存在的问题,导致贷款风险的产生。